专利译审方式 Patent Proofreading Method

·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利研究 > 专利译审方式

DB专利翻译团队经过长期译审实践,总结了多家单位对专利译稿的要求,并结合自身在专利翻译、审校过程中曾经遇到的各种问题,对专利译稿进行了界定,并在此基础上规范了专利翻译、审校所遵循的总体原则和工作方式。

原则概述

原则1:译稿完全忠实于原稿;

原则2:精通专利所涉及的领域;

原则3:切忌根据个人的理解或者技术答疑人的答疑直接在译稿中进行修改。

标准工作方式

分析阶段:

1、了解专利目标语言国(欧、美等)专利语言格式及表述特点;

2、通读全篇,结合附图充分理解专利的发明点以及大体结构和特征,把握住中心思想。

翻译阶段:

1、翻译顺序可以先从说明书的背景技术或具体实施例开始,然后是发明内容、附图说明等部分,译完说明书后疏通技术要点,最后翻译权利要求;

2、翻译时要不断整理思路;

3、翻译过程中标记中心词汇,总结和提取专业术语;

4、遇到技术上难以翻译的地方(例如,较新的术语),如果在语料库里找不到合适的翻译,加注原文,暂定的中文翻译最好接近于该英文术语的本意(而不是引申意),以方便理解以及以后可能的修改;

5、对于原文中可能错误的地方用注解标出,说明原因;

6、积极请技术答疑人对原稿疑问处答疑;

7、每翻译完一段后,要通读一遍,确保段落顺畅;

8、翻译时保留段落编号,待校对后再根据要求保留或删除;

校对阶段:

1、审校人员审核译文形式要求,包括权项引用关系与PCT公开文本检查是否相同、说明书各组成部分和附图格式及内容是否正确等;

2、审校人员逐句审核译文,确保译文与原文每句话一一映射对应;

3、审校人员逐句审核表达意思是否与原文相符,技术用语是否正确;

4、经翻译组语言复核后确定译文定稿;

5、由专职排版人员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排版。

总结学习阶段:

1、学习校对后的文件,不断从错误中积累经验,不断提高;

2、将提取的专业术语更新到语料库中。